本篇文章1359字,读完约3分钟

原题:复职后,在文化艺术领域如何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许多地方停止公演,电影院剧场停业,影视剧停拍,演艺、展览、电影等文化艺术领域影响深远。 幸运的是,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目前已得到初步控制,相关文艺领域也即将迎来复苏的潮流。

【快讯】复工后,文化艺术领域怎么增强抗风险能力

很多问题需要重新开始工作,思考如何在文化艺术领域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 疫情期间的特别措施,会成为今后常态化的展开吗?

疫情引起了领域工人的风险意识

很多人意识到了这次疫情的严重性,从春节电影的集体撤退开始。 多年来,春节档是国内电影市场票房最高的档期,对三四线城市及广大基层地区的电影院来说,春节档更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受疫情影响,全年春节段、线下实体院线比较冷清,票房不如预期,受到不少经营压力。 电影作品的拍摄制作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也受到了影响。 据媒体报道,仅横店电影院,就有20人的摄制组和11人的筹备组因疫情暂停,演员正在酒店和家中抗击疫情。 除电视剧外,多个综艺节目也因疫情停播、延播。

【快讯】复工后,文化艺术领域怎么增强抗风险能力

受到影响的不仅是电影领域,舞台演出、音乐会、音乐会等领域也未能幸免。 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天津大剧院等知名剧场的2月、3月演出全部取消。 武汉琴台音乐厅截至5月10日的演出新闻消失了。 根据中国演出领域协会2月7日发表的《给全国演艺人员的倡议书》,从去年1月到3月,全国取消或延期的公演达到近2万场。

【快讯】复工后,文化艺术领域怎么增强抗风险能力

另外,包括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在内的许多机构也相继闭馆。 根据北京市文化旅游局的数据,从1月23日开始,仅北京就取消了包括17个庙会在内的4300多个春节假日文化活动,全市372个市区文化馆、图书馆、街道乡镇综合文化中心、6457个社区(村)文化室、183个博物馆关闭。

【快讯】复工后,文化艺术领域怎么增强抗风险能力

无论是中止演出还是电影戏剧的拍摄,都是疫情防控的客观需要。 但是文化艺术领域是需要特别受欢迎的领域。 疫情未能在现实生活中凝聚,抑制了这一领域的市场诉求。 受疫情影响,许多文艺机构特别是民营文化公司的资金链紧张,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压力。 国有文艺院团虽然没有生存压力,但是大量演出被取消,也影响了正常的演出计划。

【快讯】复工后,文化艺术领域怎么增强抗风险能力

疫情,看到文艺领域以前流传的快速发展模式的不足,提醒文艺机构必须做好准备,提高疫情后重新出发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过这场抢劫,文艺领域的劳动者的风险意识开始觉醒,很多人开始思考如果再次遇到新冠引发肺炎这样的突发事件,如何创作、保证演出,如何维持公司的生产经营。

线下线上用两条腿走路

疫情期间,作为不得已的临时措施,多家文艺机构纷纷利用网络技术,将作品和服务搬到网上,开拓了新的艺术空间。

以电影领域为例,电影《失落的俄罗斯》从网上撤出春节档后,在线播出,开辟了电影上映的新途径。 其实,网上上映的模式已经有了。 几年前移动电影院app诞生,观众可以在移动终端看到与离线同步上映的电影,票房收入计入了中国电影的总票房。 当时,这种线上电影发行上映模式受到线下实体院线的集体抵制。 但是,疫情过后,应该重新审视在电影领域迄今为止很少看到的这样的电影和票房模式。 另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电影领域完全拒绝网络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疫情有助于暴露线下上映模式的脆弱性,增加线下上映电影发行上映模式,提高整个电影领域的抗风险能力。

标题:【快讯】复工后,文化艺术领域怎么增强抗风险能力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17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