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8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申请世界遗产的道路历经30年,稳定在世界第二位
释放文化遗产中蕴藏的价值和精神(深深的焦点)
自1987年中国长城、北京故宫等被列入世界遗产以来,中国申请世界遗产的道路已经走过了30年。 30年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遗产类型丰富,保护经验不断积累。
资料图:游客经过北京故宫博物院启祥门。 中新社记者杜洋摄影
如何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 如何将世界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周年纪念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就新时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对话交流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保护:预防性保护不是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
资料图: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内横排队。 石珏拍摄图片来源: ctpphoto
1987年12月,在法国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等6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二位。 在世界文化遗产行业,如何更好地保护和继承备受关注。 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周年纪念论坛上,许多专家和学者表示,目前文化遗产应以抢救性保护为主,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表示,建筑师梁思成曾提出有无、实若虚、大智若愚的建筑维修。 文化遗产保护重要的不是我们能做什么,而是我们应该做什么。
泰山资料图。 山中人摄
预防性保护是指在维持文化遗产原有面貌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遗产的加固、修缮、日常养护等事业。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认为,预防性保护看起来不受保护,但实际上保护得当,依赖于小投入和持久利益。 以长城保护为例,其模式是多次以预防性保护、日常养护为主,且尽量减少工程干预,避免过度干预。 如果确实有安全隐患,重点是消除或缓解安全隐患,按照最小的干预措施进行大致的加固、维修。 宋新潮说。
预防性保护不是为文化遗产建设温室,实施隔离性保护,也不是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 相反,预防性保护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拉近人们与文化遗产的距离,更好地将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促进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标题:【快讯】中国“申遗”之路走过30年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