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4字,读完约2分钟
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板告村,有村民自制的家庭博物馆,展示美丽的水族马尾刺绣、水族本古籍卷本、水族以前流传的服装、银饰、古老事物等。 馆长韦家贵是水族牛角雕的传承者。 2008年以来,他利用多年收集的3万多人水族文化收藏,在自家树上建起博物馆,免费向大众开放,成为展示和传达水族文化的窗口。
板告村文化氛围浓厚,被誉为水族马尾刺绣的发源地。 韦家贵的妻子潘小艾是贵州省级无形项目水族马尾刺绣传承人。 在她的引导下,板告村设立了马尾刺绣训练营,注册水族旅游文化企业,从事马尾刺绣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 几乎全村的女性都参加了,通过马尾刺绣获得了家庭收益。
与板告村隔开一条国道的雪花湖移民新区并不是从以前就传到村寨的,但它并没有抛弃文化,而是从以前就传了下来。 由町马尾刺绣协会会长韦应丽带领,移民新区女性纷纷加入协会,刺绣妈妈迅速发展到800人,马尾刺绣产业越来越大。
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都的指尖经济迅速发展为有色。 截至目前,三都县有水族马尾刺绣协会2个,传习所5个,绣娘2万多人,从事马尾刺绣生产开发的小型公司80多家,累计使1000多个贫困家庭脱贫。
三都县建成民族文化商贸之街,水族产品展示营销馆,水书书画、水族服饰、水族饰品等深受游客欢迎。 以前流传于村寨,开展水族马尾刺绣、水本、水族牛角雕等民族技术体验活动,使体验研究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
建立民族文化信心,可以实现水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和快速发展,为脱贫提供精神支撑,创造产业价值,营造快速发展氛围。 三都水族文化研究院院长韦祝平表示,在三都人民走向小康的道路上,水族文化还将大显身手。 齐健
《人民日报海外版》(年04月07日第07版)
李志
标题:【快讯】贵州三都:非遗扶贫显身手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17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