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6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访问安徽三官庙夏季遗址: 3700年前江淮人住在窑洞
青铜器、红烧土墙、窑洞… … 在安徽省肥西县桃花镇,距今37003800年的夏季遗迹被考古学家揭开了面纱。 记者最近来到肥西三官庙遗址,为夏季江淮人民的生活保密。
三官庙遗址为配合正在进行的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开展了急救挖掘。 遗址主体呈脚型,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年代与二奥文化晚期相对应。 这个遗迹最近进入了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最终评价。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官庙遗址挖掘项目负责人秦让平表示,三官庙遗址挖掘查明2处土墙,包括4处住宅区在内的各遗址共有130多个。 截至目前,该遗址出土了400件珍贵遗物,其中包括18件青铜器和陶器、石器、玉器、骨蚌器、绿松石和植物粒子等。
场地内未正常死亡的人骨遗骸、场地外地面平整铺设的植物颗粒、以及以兵器为中心的18件铜器散布在废弃的红烧土层下的地面,这种埋藏形式在中国实属罕见。 秦让平介绍。
另外,三官庙遗址还首次出土了安徽地区考古发掘的一批夏代铜器群。 是中国范围内(不包括二奥遗迹)这一时期铜器被发现最多的地方,也是中国考古学历史上夏商单独发掘时铜器数量最多的地方。 铜器的技术在以往的认知中而且超越了世代层次,显示出风格上的多样性来源。 遗迹自身的沉积特征反映了遗迹破坏过程的突然性和灾难性。
三官庙遗址中的房屋遗迹显示了古人在房屋建设中的智慧。 据统计,考古学家在现场发现了4处住宅区、38处灰坑、77处柱孔、沟、炉灶遗迹。 其中最好剩下两个房间,现在还留着烧土的墙壁和地面。
记者来到三官庙遗址时,考古人员正在对两个较保留的住宅区进行整体搬迁保护,并被转移到安徽博物院,后期永久对外展出。
秦让平告诉记者,遗址北侧的这片住宅区面积不大,但保留得很好,可以清楚地看到房屋被分为卧室、厨房、大门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厨房里剩下炉灶,房子外面放着一个大水槽。 这个房子的地址还是半地洞结构,有些深入地下,御寒保温,和现在北方地区的山洞有异曲同工之妙。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认为,三官庙遗址的重要发现开辟了江淮地区夏商周考古的新历史,对研究夏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宫希成介绍,截至目前,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沿线共有文物点45处(古建筑3处,古遗址古墓葬42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清代。 这些文物点的野外挖掘工作目前基本完成,其中两处是今年新增的,预计到今年6月可以完成挖掘工作。 下一步是整理、研究和修复保护发掘的文物。 (记者张强)
谭鹏
标题:【快讯】探访安徽三官庙夏遗址:3700年前江淮人已住上“窑洞”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1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