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8字,读完约4分钟
中新网上海12月1日电(记者陈静)长达19米的国宝《赵城金藏》孤本巨帙妙法莲华经文卷8日在上海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
《赵城金藏》最新发现经卷和唐宋重要佛教典籍特展于同日开幕。 妙法莲华经文卷八与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赵城金藏》妙法莲华经文卷二、卷五相连,与上海图书馆珍藏的12卷《赵城金藏》相呼应,是研究《赵城金藏》的重要文献。 中国图书馆研究员李际宁研究《赵城金藏》30多年,经其权威鉴定,新发表的妙法莲华经文卷八无疑是《赵城金藏》的原创。
《赵城金藏》是中国宋代第一本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的观刻本,共6980卷,现存4000多卷,在世界上仅这一部分,被誉为天壤之间的孤立本秘籍。 刻在宋金期,因1933年在山西赵城广胜寺首次发现而得名。 194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急救保护下,《赵城金藏》活了下来。
新一代拍卖专家、北京荣宝拍卖典籍部负责人李林昊指出,《赵城金藏》被许多学者称为&lsquo。 天地之间孤独书的秘闻,这次妙法莲华经文卷八首次在民间出现。 佛教典籍传入中国后,影响深远,《赵城金藏》是流传下来的佛学瑰宝。
在展览会开幕式上,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向记者表示,《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上海宗教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快速发展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宗教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忠毛认为,“赵城金藏”不仅仅是一部佛教典籍,具有极其多样的文化价值。
唐忠毛说,《赵城金藏》在宋金刊刻的时候,观刻的底本《开宝藏》是中国第一本官方木刻本大藏经。 《赵城金藏》的发现历史也和上海有奇缘。 1933年,近代著名学者、居士蒋维心在上海慈善家朱庆澜和佛教居士欧阳渐的支持下,到山西广胜寺考察,发现了5000多卷《赵城金藏》。 这次在上海出现的可以说是“赵城金藏”和上海的再前缘。
周德明表示,此次妙法莲华经文卷八展,民众可以与世界国宝近距离接触,汲取文化价值、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 谢晓冬是《赵城金藏》巡回特展的第一策划人。 他对记者说“赵城金藏”是佛学瑰宝,是世上罕见的。 这次将展示19米新书,创造与学术界和公众交流的机会。
据 报道,《赵城金藏》妙法莲华经文卷八来上海引起八路军研究会上海分会的关注。 1942年2月,日本人企图在山西赵城夺取经卷。 当时的洪洞县游击队队长段龙章是保护经卷的重要人物,接受延安中央和太岳两地委员会的任务,连夜带队掩护抢断。 国家图书馆快速发展研究院前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李致忠认为,在战争年代,中央对“赵城金藏”的保护政策也带有红色基因。 这是其他文物无法相比的事情。 如果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时代没有集中精力保护文化财产,就没有“赵城金藏”的传说。
在开幕式上,作为拯救经卷的八路军的子孙,段龙章的女段香玲说:“父亲生前没有说过这件往事。” 前几天,我去了他工作的山西洪洞县考察,才明白。 自从这次妙法莲华经文卷八出现,我知道了越来越多。
《赵城金藏》最新发现圣经及唐宋重要佛教典籍特展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 在当天举行的学术沙龙上,上海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刘元春认为,《赵城金藏》版本的文献价值极为宝贵。 《赵城金藏》对今天的校对研究来说非常珍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集》副主编张新鹰强调,《赵城金藏》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体现了对民族文化交流交流的意义。 蒙元时期,与《赵城金藏》同版的《金藏》印本被带到西藏萨迦寺,忽必烈把印给西域归化诸邦,其残片于上世纪在新疆不同的地方被发现。 这些事实进一步证明了以《赵城金藏》为代表的汉语佛教典籍在当时多民族统一国家信仰版图中的地位。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启元认为,中国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与《赵城金藏》密切相关。 据该专家介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赵城金藏”成为大型古籍修复项目,国家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复“赵城金藏”,历时近17年,这个煌巨大的巢穴于1965年完成修复。 从文物、文献、文化的角度来看,《赵城金藏》至今仍具有非常厚重的价值。
据悉,《赵城金藏》最新发现书和唐宋重要佛教典籍特展将在上海展出至12月3日,之后在杭州、山西、秦皇岛展出。 (完)
标题:【快讯】国宝《赵城金藏》新发现19米经卷亮相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1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