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2字,读完约2分钟
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建设了生态文化城市、生态文化社区等,成为了新的实践和思考。 在这一过程中,新博物馆学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广泛应用于我国以前流传的村落、历史街区、工业遗产等的保护与利用,在3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当前和长期诉求的道路。
设计:蔡华伟
生态与生计相同
生态博物馆这个概念,法国人雨果·最先提到迪伦和乔治·亨利&米德; 利维在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九届大会召开期间提出。 他们将各界普遍关注的生态问题引入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将生态和生活视为有机整体,用动态概念实现社区整体保护,保留前工业社会的生活形态,展示工业遗产的文化形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信、创造性和文化的
就整个文化而言,生态博物馆强调人类由生物性和文化性两部分组成,强调文化遗产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 因此,建设生态博物馆的主旨不仅是要表现物件本身,更是要表现文化进程。 这个理念和以前传入博物馆的完全不同,挑战着以前传入博物馆的专业性和职业化。 生态博物馆强调与社区的融合,立足当地居民的自主意识,基于文化遗产创造未来。 它将古来流传的博物馆藏品保护、展示、推广等功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社区现代快速发展等需要相协调,实现了保护和快速发展的统一和巨大开放性。 因此,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就地保护、动态保护、居民保护,成为当今生态博物馆的重要特征。 这种生态与人文一体的理念,可以与基于当前环境议题引发的各种探讨形成比较有效的对话。 以前流传下来的博物馆也将从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中得到新的启发。
生态博物馆提出后,受到国际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业的关注,并迅速向世界各地扩展。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约有400个生态博物馆,具体形态和管理模式各不相同。
理论与实践并行
在中国,生态博物馆的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通过《中国博物馆》杂志的翻译介绍受到国民的关注,之后经过三个快速发展阶段,在探索中找到了适合中国的快速发展之路,现在方兴未艾。
1997年,中国政府与挪威政府合作在贵州设立生态博物馆,两年多后建成以梭形生态博物馆为代表的共计4座生态博物馆,被认为是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初代,并开展了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实验。
标题:【快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