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2字,读完约3分钟
用歌声连接古今
还有一首,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唱了60多首《诗经》的作品。 我还想继续唱,让大家知道《诗经》会唱。 我相信美会流到别人的心里,不是我们做得多好,而是我们一直以来文化本身就有这样的力量。 于文华
关雎鸽,在河洲。 窈窕淑女,君子常壮实。 清脆的声音和经典的诗词合一。 前几天,在陕西合阳,17000名中小学生穿着汉服聚集在广场上,共同朗诵了《关雎》。 看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脸,我觉得传达从前流传下来的文化工作有意义。
观众之所以很了解我,是因为活泼亲切的“纤夫之爱”,但很少有人知道我早就和古典文化有缘了。 当时在上音乐学院的时候,我为林黛玉一样的神当了电影《红楼梦》插曲的主唱。 在1990年亚运会开幕式上,我被选为荷花精灵的扮演者并独唱。
我本来是戏剧出身,一个人沉浸在古典诗词之情中,多年来一直在舞台上奔波,没有机会舒缓自己的古典感情。 别忘了,一定会有反响的。 一次和朋友一起爬五台山,在下山的路上,我放声歌唱。 朋友说我的声音清朗,加上温柔的形象和气质,如果能演绎经典作品就很合适了。 我一听就兴奋。
如何演绎经典? 朋友分析说,现在的流行音乐歌词通俗,缺乏培养审美情趣,为古典诗词作曲并不是新途径。 如果能结合古典诗词进行音乐创作,歌坛就会有新的面貌。 我们俩越说越投机,决定一拍即合,一起创作经典歌曲。
年,我致力于创作《国学唱歌集中国节日的记忆》。 小时候,我很喜欢过节,节日的记忆总是很温暖。 在我心中,以前节日最能体现我们中国人的感情。 新一代的年轻人越来越热衷洋节,对以前流传的节日反而越来越冷淡。 这就是我创作《国学歌集中华节日的记忆》的直接原因。
考虑到音乐的重点是节日的记忆和歌唱的抒情性,我们不仅在选择歌曲诗文时展现节日的文化内涵,时间也从战国屈原到清代的苏曼殊,上下长达两千多年,与节日连绵的历史合作。 在几乎没有推广的情况下,《国学唱歌集中华节日的记忆》的《兰亭集序》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所以我也被一点点的网友称为兰亭仙子。
完成《国学歌集中华节日的记忆》后,我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 《诗经》曾经是人在劳动和活动中演唱的乐曲,在这之前流传但中断了。 作为音乐人,我想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做一些救济事业。
但是,可供参考的经验有限。 我和老师对用音乐解释《诗经》的方法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思考和尝试,在实践中从以前就一直在探索与现代的平衡。 我们特地去福建考察南音。 虽然南音有些谱面上记载不了,但口传的家传音乐,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营养。 除了民族乐器之外,还加入了管弦乐和美声伴奏等西洋音乐的要素,希望作品能够更加国际化。
为了恢复古典诗词的意境,在保存之前就传达了唱法。 然后,尽量用现代的方法解释它。 我们选择了表演者可以自由表达对诗的理解的唱法。 我觉得这个唱法没有一定的节奏和节拍,唱歌的时候,自己不是在唱歌,而是和前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经过一些探索,最后形成了以中式腔音为主,以前吟诵为辅,融合中国戏曲与南音元素的演奏方法。
标题:【快讯】《诗经》唱出来 用歌声连通古今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