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8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高凯)极其简单的舞台设计、时空编织、真实细腻的表演方法,是上海上海大剧院与现代中国戏曲界金牌制作团队合作5年精心创作的原创大型上海剧《敦煌姑娘》近日在北京上演的。
上海沪剧院创作的原创大戏《敦煌女儿》是敦煌研究院第三代院长,是感动中国人樊锦诗的故事。
你对它怀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守护它。 50多年前,刚从北大毕业的上海少女樊锦诗,一个人来到敦煌,坚守了半个世纪。 几十年间,她用坚韧温柔滋润了戈壁沙漠深处,携手建立了举世闻名的数字敦煌。
该剧汇聚了国内一流的主创团队,导演张曼君、编剧杨林、张曼君、作曲汝金山、舞美设计刘杏林、灯光设计邢辛、服装造型设计王玲、舞蹈体设计姚晓明等都是国内响当当的舞台艺术家,他们在整个剧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敦煌女儿》此次在北京参加了庆祝北京大学成立120周年的特邀演出和全国优秀现实主题素材舞台艺术作品展,11月17日、21日分别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上海戏剧一般被认为是写实剧种,平易近人,善于描写现实生活和表现真实感。 在张曼君的导演下,观众发现《敦煌姑娘》这部作品使用了沪剧罕见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方法:时空切换迅速,舞美简洁抽象,令人耳目一新。
但是,该剧编剧杨林、文学顾问刘锦云的大力协助,也让很多年轻人在看了该剧后印象深刻的歌词和诗化的语言。
上海电视剧《敦煌女儿》尚未揭晓
在这一天的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之薇表示:“目前,真人事实的作品登上舞台是不现实的。 我想是因为有很多编剧。 他们在摄影师做真话的时候,有固定的框架,有概念性的东西。 敦煌姑娘这部戏有着非常正确的摄影家真实观念,浓缩了直击人的困境、选择、矛盾的事物。 在创作者深入挖掘女性、恋人、母亲的过程中,主人公在对敦煌的爱中交织在一起,敦煌与女学者的形象共融。
她指出,《敦煌姑娘》戏曲格式的开拓非常大,有几分叛道,其中的歌曲包括民族舞蹈、民族文化、标签式的,显然上海戏剧格式有很大的突破性。 通过舞台极其简单、线条、门框、巨大的罩子,代表了莫高窟,位置变化代表了不同的空间,两个转盘发生了变化,思考了戏曲的圆场。 所以我认为张曼君导演是很了解戏曲的导演。 诡计思维带到戏剧思维的剧种,是突破。
舞台美术教育家邢大伦指出,许多地方戏剧面临着小市民的戏曲,过度面对城市化现代戏剧。 以前看过我们组演出的《雷雨》《日出》,完全不同的风格,写实、真实、美丽、设计完整、精巧。 邢大伦认为,这些上《敦煌姑娘》在新的风格中非常不同,借鉴了中国戏曲舞美以前流传下来的写实简约和现代审美手段、方法、审美习性。 他特别指出,《敦煌姑娘》中营造了另一种敦煌,几乎是单色的,给人一种历史隧道的感觉,敦煌精神、敦煌的光辉、敦煌的忧郁,通过这条历史隧道,寓意向观众展示,体现了当下审美的隐喻。
标题:【快讯】业内纵论沪剧《敦煌女儿》之革新与回归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