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2字,读完约1分钟

电影《海王》刚上映,杨伟东带着7岁的儿子杨天然来到家楼下的4d电影院,准备赏心悦目。 我事先在网上买了电影票。 父亲和儿子在电影院前面的自助售票机上简单地取了票,在电影院门口买了儿子喜欢的爆米花。 在电影院门口,工作人员向他们提供了特制的眼镜,愉快的欣赏电影之旅开始了。

【快讯】光影里的40年快速发展印记

今年51岁的杨伟东是地道的哈尔滨人,从小就很喜欢电影。 现在说起来,我是&lsquo。 电影迷。 杨伟东家住在曾经的马反复尔电影院(现在是马反复尔酒店)附近,但是当时的电影院没有像现在这样提前发表上映电影,很多电影都是临时播放的。 每天6点,在阳台上看到电影院门口的白炽灯不亮,一亮就兴奋地走下楼梯。

【快讯】光影里的40年快速发展印记

当时电影很少,很经典,台词也能背下来。 杨伟东说,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把在哪里买的电影票一张一张地铺在床上。 那个时候,一个月可能只上映2~3部电影。 如果有喜欢的东西,我会反复看5~6次。 听说有新电影正在上映,兴奋得睡不着觉。 有时为了新电影,可以从城东走到城西。 不夸张地说,每次看电影都像新年一样高兴。 这些电影是我纯真年代最美好的记忆。

【快讯】光影里的40年快速发展印记

哈尔滨这个城市和电影院有很深的缘分。 从1905年开始,电影院这种新事物在这里扎根了。 科勃采夫电影院、亚洲电影院… …

虽然说 ,但是那时的电影种类和上映次数比较少,更没人要电影票。 在亚洲电影院的售票处,我总是挺直了脖子,把二、三角牌小心地放在购票的小窗户里,期待着电影票从窗户传过来。 用于交换能想到的好东西的影子票,包括每个孩子想要的糖果和玩具。 杨伟东想起来了。

【快讯】光影里的40年快速发展印记

除了 电影院外,还有更平民化的观影方法的露天电影。 许多人的盛夏之夜是在公园里看露天电影度过的。 尽管只收了一分钱,但是学生们每天都看不到。 为了省钱,我和同学经常躺在公园的墙上‘ 因此,即使脚发麻、脚发软也不知道,只有那一幕精彩的部分。

【快讯】光影里的40年快速发展印记

现在,杨天然学会了在网上买票。 关于父亲过去在窗口排队买票,去电影院几个小时的经历,他不太了解。 在他看来,在家下面的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 可以选择的电影也多种多样,自己想看的类型都能满足。

以前是硬板凳,或者干脆站着。 现在,观影体验更舒适了。 宽敞的沙发椅,安静雅致的地方,买不到好电影。 最后总是有座位。 是个大宽屏,也有4d、vr等高科技。 谈到40年来的变化,杨伟东非常感慨。

无论从一票难中看到什么,改革开放丰富了人们的选择,但人们对电影的追求和热爱在增加,电影对人们的影响依然深远而长久。

方形圆

李志

标题:【快讯】光影里的40年快速发展印记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