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2字,读完约3分钟
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年俗中有人们说不尽的故事,有道不尽的风情,也有人们割舍不下的感情。 颜色、声音、感情在这个宴会中完美地交流,除了祭祀祖先、古老的欢迎、庆喜纳福等民俗外,还有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时间交流的交替中得到继承和弘扬,举行着富有仪式感的宴会。
火树银花满景
桨声、灯影、欢声笑语重新装饰了金陵烟云中的秦淮河,荷花灯、生肖灯、龙形灯… … 目光无法移开。
俗语云:新年不到夫子庙,等于没有新年。 去夫子庙不买电,等于没过好年。 春节期间全家团聚,去秦淮河夫子庙买灯、关灯、观赏风景,已成为许多南京人的习俗和浓郁的乡土情结。
新年早晨,秦淮灯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贺双生和妻子早早赶到夫子庙西广场东牌楼的摊位前忙活。 每年,他们的花灯总是充满创意,不失以前流传的韵味,备受欢迎。
荷花灯是最早流传下来的,也是最经典最多最复杂的花灯。 以前扎在纸上的荷花灯经过62道工序,包括扎、糊、裱糊、涂、染等。 从最简单的素材开始,经过工匠的精心制作,一张一张地慢慢成型,染色,最终变成了漂亮的手提灯。
灯彩更多元化,日益红火的是老灯彩艺人陆有文的真实感受。 对已过古稀的传承人陆有文来说,制作灯光颜色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情结。 随着秦淮灯会,陆有文已经一年没落地过了33年。
陆有文指着龙形花灯告诉记者,他做的这条龙是飞的中华龙。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代表了中国70年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越过了红火。
姹紫嫣红都是春天
在花城广州,逛花街是重要的新年习俗。 金橙象征大吉大利,百合意味着百年好合,黄金果代表五代同堂&hellip。 … 83岁的退休干部蒋克昌住在广州,见证了广州60多年的春节花市的变迁。
蒋克昌回忆说,50年代,那时的新品种现在不多,家家户户都需要水仙。 那时价格便宜,人们年前买了盆放在家里,‘ 开花财富的意义。
根据 相关资料,1980年,广州花市首次出现荷兰郁金香、比利时杜鹃等品种。 1984年,法国剑兰首次出现在越秀区中心花市。 21世纪初,澳大利亚帝王花等新品种纷纷涌入广州花市。
在花艺师胡媚的眼中,近年来对优质、有设计感的花卉产品的诉求越来越高。 我们通过花卉材料的运用,结合以前流传下来的节日因素,提高了春节年的功力,高质量花卉的销售额逐年增加。 胡媚说
鲜花自古以来就是礼物,如今是陪伴,现在逛花街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新年习俗。
春节带着人们过去一年的总结和感悟,载着人们在新年伊始许下的愿望继续前进,新年的形式越来越多姿多彩,但如何变迁,迎接这一家人团聚、新年的新宴会,将永远是浓浓的年味。
(来自新华社)
标题:【快讯】一场有仪式感的盛宴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0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