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06字,读完约13分钟
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图为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江南水乡古镇浙江乌镇。 (由国家旅游局提供)
2002年-每年入境游客人数和增长率
2002年-年国民游客人数
2002年和2002年全国旅游大学数量图
2002年和2002年全国旅游大学数量图
图表资料来源:《中国旅行统计便览》、《中国旅行年鉴》。 (注:全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做法发生了变化,不能轻易与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 )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备受瞩目。
十年间,我国国民人均年旅游率从不足一次迅速发展到两次以上,旅游费用国民化,大众旅游时代到来。
10年来,中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全面繁荣,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费用国,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10年来,旅行社、酒店、景区等主要旅游业公司数量已进入“万级”,邮轮、游艇、拖车、露营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高。
10年来,铁路、公路、航空空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们的旅游更加便利,旅游的快速发展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
10年来,从促进支出、扩大内需,到转换方法、结构调整,旅游业的相关推动作用逐步发挥,综合功能日益凸显。
十年间,从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到国民经济的战术支柱产业,旅游业的产业定位空得到了提高,全面融入了国家战术……
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游客乘坐宁波东钱湖,提倡低碳旅游。 (由国家旅游局提供)
2002年
6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管理办法》,大幅调整出境旅游集团公司布局和数量,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进一步增加。
2003年
12月,第一家外方控股旅行社和外商独资旅行社在北京成立。
2004年
2月,国家旅游局和欧洲委员会签署了《关于中国旅游队赴欧盟旅游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欧盟旅游目的地正式开放。 在国内旅游方面,国家旅游局评定了首批306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全国建立了工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样板。 这一年“五一”、“十一”黄金周国内游客人数双双突破1亿人,国内旅游持续快速发展。 全年入境旅游达到1.08亿人次。
2005年
4月,成立了由14个党政部门组成的全国红色旅游从业者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旅游局。
2006年
7月,青藏铁路正式开通,高原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同年,中央文明办公室、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2007年
11月召开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17届哥伦比亚大会通过决议,同意以中文为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并相应编纂世界旅游组织章程。 大会选举中国为2007—年—年度世界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成员。 该年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美旅游便利化的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美国成为中国公民群体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 同年,我国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0亿。
2008年
1月1日,编订后的《全国年节和纪念日假期办法》正式实施,“五一”黄金周取消,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小长假”。 然后《员工带薪休假条例》正式实施。 同年6月,中国公民赴美旅行的第一批人从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出发,标志着中国公民正式开始赴美团队旅行。 7月,大陆居民赴台湾旅行正式实施。
2009年
8月,大陆和台湾之间的两岸定期直达航班正式启航。 同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意见》出台,旅游产业首次升格为战术支柱产业,旅游快速发展纳入国家战术总体思路,实现了旅游产业定位的历史性突破。
年
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
年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并得到实施。 同年3月,国务院决定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同年6月,大陆居民赴台湾的“个人旅游”正式启动,首批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厦门。 另外,国家旅游局批准3家中外合资经营旅行社试点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这标志着中国旅游市场全面对外开放。
1
供给持续扩大
十年来,我国旅行社、酒店、景区这三大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性公司数量都达到了数万家。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资源品位高的景区非常吸引游客。
以前旅游产品更加丰富,邮轮、游轮等休闲度假产品进入普通民众生活,医疗旅游、科技旅游、军事旅游、数字旅游、露营旅游等专业产品亮点众多,旅游产品已经成为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格局。
十年来,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 以西利普网为代表的旅游电子商务公司发展迅速,全国千家之家,7日以锦江之星为代表的经济型酒店发展迅速,全国共有200多家经济型酒店集团,3000多家经济型酒店遍布大中小城市。 以“形象”系列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相互竞争,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文化生活。
旅行通知条件的明显改善使旅行更加方便。 截止到2007年,全国高速公路达到8.5万公里,铁路达到9.3万公里。 全国的民间机场有180个,国内航线为1847条,国际航线为443条。 主要旅游城市和目的地之间的航线航班、旅游列车普遍增加,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旅客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2
诉讼高涨
月份是入学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大学新生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报告,顺便利用这个机会举家旅行。 江城武汉前几天接待了很多这样的游客。 有媒体将其称为“开学经济”。 这是旅行融入普通民众生活的缩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假日制度的调整,旅游近年来已成为普通人的生活习惯。 到了周末,农家乐就成了城市人亲近自然的好地方……连接清明、五一、端午、中秋这样的小长假和带薪假期,可以安排长途旅行。 到了黄金周,各地的旅游市场全面爆发,热门目的地即使拥挤也抑制不了人们高涨的旅游热情。
世界媒体组织尼尔森企业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顾客个人收入年均增长10%,半数以上的顾客计划将节余资金用于休闲旅游。 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6.4亿人,国内旅游总收入达1.93万亿元,是2002年的5倍,海外旅游人数为7025万人,是2002年的4倍以上,海外旅游费用达到726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3
强调综合牵引功能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阳朔,“乡村旅行解说员”队很活跃。 这些曾经的农民,现在能说流利的外语,带着外国游客领略阳朔的美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观念。
据测算,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gdp的4%以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旅游业在吸收社会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十一五”期间新增旅游直接就业约30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约1700万人。 目前,我国旅游直接劳动者人数超过1350万人,与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约为8000万人。
旅游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快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5.3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农家乐超过150万家,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年乡村旅游的游客超过6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0亿元。 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的花乡家庭、荷塘月色、东垣菊园、幸福梅林、江家菜园这“奥运金花”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标杆和缩影。
旅游带动了产业的变革。 哈尔滨市阿城区林业局47名林业工人筹集137.5万元,购买2辆电车、10辆电瓶车和80辆双人自行车,开始森林旅行。 当地林业部门希望用三年时间使林业工人的所有变革都从事旅游业。 目前,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已成为旅游客源的自觉行为,被一些荒山、荒地、荒坡、沙漠、盐碱地、资源枯竭矿山等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综合利用。
作为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通过旅游这一途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截至目前,中国已批准146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公民集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其中114个国家正式实施了集团业务。 内地居民港澳自由行的启动、大陆居民台湾旅游的开放、个人旅游的试点、定期开展实务协议等机制性建设。
4
融入国家快速发展战术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确定“将旅游业培养成国民经济战术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标志着旅游业已经全面融入国家战术体系。
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法(草案)》不久前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向社会公布,征求公众意见。
在推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的20多个国家战术中,如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等,旅游业都是其中的重要拷贝之一。 在国务院印发的《河南关于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建设云南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旅游都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旅游快速发展已经深入国家战术体系,成为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快速发展、调整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快速发展方法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
目前全国共有28个省区市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其中13个省区定位为战术支柱产业。 为了推进地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旅游局与安徽、吉林、广东、湖北、浙江、江苏、湖南、山东、云南、重庆、陕西、宁夏、四川、天津、广西、河南、河北、深圳、贵州、甘肃、海南等20多个省区市进行了旅游合作或 十年来,旅游部门与文化、文物、农业、商业、工业、体育、环境保护、林业、气象、海洋、金融等部门合作更加紧密,旅游快速发展的横向、纵向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形成了旅游与多种产业融合迅速发展的可喜局面。
5
促进旅游文化融合的快速发展
文化是旅行的灵魂,旅行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旅游在促进中华文明的传递和先进文化的快速发展繁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2月印发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快速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将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对文化费用的促进作用。
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将35个旅游演出项目列入“国家文化旅游点项目名录——旅游演出类”首发名单。 年,国家旅游局宣布了“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 从长城、故宫到秦始皇兵马俑,从敦煌莫高窟到布达拉宫,数千个文物、文化型景区让中外游客赞叹不已的中华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文物文化景区积分已从“十五”末的4000家左右增加到现在的6000家左右,累计国内外游客达到10亿人。
由于快速发展旅游,成千上万的古城、古镇、古村逐渐摆脱了封闭和贫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平遥古城、丽江古城、阳朔、乌镇、西递、宏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引起国内外中华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昆曲、苏州评弹、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安塞腰鼓等已成为当地文化名片和旅游企业品牌,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据统计,自2004年中央提出快速红色旅游发展以来,全国开发了30多条精品路线、120多个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14亿人次,为当地居民带来1000多亿元收入。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文化展示形式的创新和文明传播。 据统计,“十五”末,面向国内外游客的较大规模演艺项目不到200个,而“十一五”末,这一数字增加到600个左右,演出达到12万场以上,参与者近2亿人。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和出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带来的客流、文化流等,促进了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交流。
旅游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快速发展,成为文化快速发展繁荣和提高旅游质量的重要途径。 从杨丽萍对云南的印象到张艺谋、王潮歌的印象系列,从杭州宋城到华侨城模式,旅游与文化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结合,景区开始“联姻”旅游文化演艺与资本。 《宋城千古情》是杭州宋城旅游快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演艺产品,自1997年上市以来,累计演出11000余场,接待观众超过2500余万人,是当今世界最多演出场地和观众接待量最大的剧场演出。 《宋城千古情》的良好业绩为公司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旅游和周边农家乐餐饮、茶叶、购物等就业超过5000人,成为文化艺术与现代服务业结合的典范。 (本报记者王小润)
标题:“中国旅游:十年快速发展铸辉煌 与文化融合快速发展(表)”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j/3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