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3字,读完约1分钟
本报记者佘惠敏根据《自然》前几天在线发表的论文,性别差异越大,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可能就越高。
考虑到性别选择,某些成员的繁殖成功率很高,因为它们有利于吸引配偶和增强繁殖竞争力。 这可能导致两性之间出现明显的身体差异,即两性异形。 有研究认为,性选择可以提高适应率,增强对物种灭绝的抵抗力。 另一项研究认为夸张的性别差异特征的价格会增加灭绝风险。 但是,这两种研究都有局限性。 因为只考虑现有物种的灭绝风险指标,不是实际的物种。
因此,美国史密森学会的研究者将眼球对准了丰富的介形虫化石记录。 这个物种从4亿5千万年前开始出现,一直持续到现在。 介形虫又称种子虾,是小型甲壳类动物,两性异形有不同程度。 雄性介形虫通常形成比较细长的壳,壳内有很大的性器官。
研究密西西比东部晚白垩世(约6600万年至8400万年前)的93种介形虫,结果表明,两性异形差异较大的物种灭绝率较高,最高可达两性异形差异最小的物种的10倍。 可能是因为生殖中投入了很多雄性介形虫,可用于其他生存功能的资源变少了。
(责任:马常艳)
标题:“研究称:性别差异越大的物种越可能灭绝”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j/3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