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3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成都1月22日电题:四川春运一瞥:十年变话民生

新华社记者谢佼吴晓颖袁秋岳

春节前,大三学生刘娟子带着初二的弟弟刘毅在成都火车北站接父母。 家人急忙坐上了巴士,迎接四川省中江县的农民工返乡。

父亲刘凡谷常年打工,留在老家的女儿刘娟长大了。

早年很难买到火车票! 刘凡谷45岁,在深圳一家运输企业开卡车,妻子武启凤在另一家工厂焊接乐器零件。 有一年,买不到回家的票。 今年很好。 老家政府发送车票。

买票难的是返乡人员和铁路人员最深刻的记忆。 成都火车北站的售票员温荣英还记得,10年前,这里的30多个售票处全开,售票员通宵排队。 广场上增设了几个售票窗口,蓉高中售票的车也被派出去了。 那个时候,大多数铁路部门都会来支援,帮助卖票。

【快讯】四川春运一瞥:十年之变话民生

温荣英在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卖出了近3000张火车票,创下了平均每12秒卖出一张的记录。 她还练习了无论乘客去哪里,都能准确申报换乘列车号码、票价的技能报告站。

今年春运前10天,记者注意到成都列车北站售票处开放了10个,窗口外排的队还没有栏杆。 网络、实名制、各项服务和基础设施综合重叠,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

在过去几年的春运中,成都列车北站犹如沸腾的锅,年是改造前最后的春运,由沸腾状态变为安静有序。

出生于1974年的张允记得,2003年调到成都列车北站时,北站日均客流量超过8万人,为旅客们搬运行李的小红帽们络绎不绝。 现在,小红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各种辅助设施设备让人们更加自由地移动。 手机购买电子票,刷身份证进站,随行,客流不再停留在车站。

【快讯】四川春运一瞥:十年之变话民生

行李也变少了。 长期以来,记者在北站广场一角发现,两名重庆旅客守护着10件行李。 打听一下,这是十个老乡通用的行李。

哥哥为什么很少带新年用品回家?

在哪里需要?现在在老家什么都能买到。 一位旅客笑着说快递可以送到村子里。

目前成都有东南西北4个列车客运站,航空、道路交通都在提高服务。 冬日,天府行这种定制通勤可以悄然通过线路,提供成都定点乘车、目的地接送的服务。

开车回家的故乡也很多。 我从东莞开车回来了。 平时只需要17个小时,这次开了35个小时。 回去一看,村子是车。 据在广东从事建筑生意的张德陆介绍,四川省万源市草堰镇龙船寺村的亲戚堵车也是一种甜蜜的烦恼。

:郭成

标题:【快讯】四川春运一瞥:十年之变话民生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ly/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