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兰州3月26日电题:一生险崖千窟游记93岁敦煌石窟保护专家孙儒僩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鹤发童颜,思维敏捷,笔耕不辍… … 93年沧桑的岁月,孙儒僩似乎没有留下深深的痕迹。
时间会回到71年前。 1947年夏天,得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招人,刚从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的孙儒僩怀着对莫高窟的憧憬去了西北。
相距4000里,整整走了25天,一棵树寥寥,黄沙漫漫。 通过一个叫甜井的地方,他舀水尝,但又苦又涩。
当时的莫高窟已成废墟,积沙高达45米,堵住了洞门。
作为研究所第一位建筑专家,孙儒僩开始测绘木结构的屋檐,临摹壁画的古建筑。 我们不说工作时间,白天工作,晚上开灯练习线描。 平时要薅草、割麦子、喂牲口。
1950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成立,后来成立保管组。 孙僩等清流砂、装窟门、封护岩体尽可能减少了自然对洞穴的破坏,加固了北魏时代洞穴的一部分。
那时虽然没有保护经验,但面对千年珍宝,我们没有轻易动手,而是提出了试验性加固,要求工程可逆性。 孙僩回忆说,当时他不仅要参与设计方案,还必须参与工程。 500斤花岗岩只需4人搬运。
孙儒僩成为敦煌石窟保护的先驱之一,一生一世。 在此期间,还参与了榆林窟、西千佛洞、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的保护工作。
莫高窟有4.5万平方米的绚烂壁画,但在孙儒僩眼中,洞穴意义非凡:壁画雕像的载体是石窟,石窟崩塌,什么都没了。 他和同事们竭尽全力,使一个石窟延年屹立。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走过莫高窟,多年的加固工程随处可见,石墙与自然融为一体。
1993年,退休的孙儒僩又被调回原单位。
敦煌磨练了我,我不能离开它,这就是我敦煌的情节。 孙儒僩说。
记者介绍,晚年孙儒僩还是心系敦煌,凝结保护历史和经验成文化,出版了《敦煌石窟保护与建筑》等书。 从2003年开始,孙儒僩开始写回忆录,将古老莫高窟的往事、世代敦煌人的治学、奋斗精神回馈给世界,激励子孙后代。
孙儒僩两次患癌症,耳朵也不好听,但精神状态还不错,记忆力很好,莫高窟735个山洞里有什么,每个山洞都记得很清楚。
孙儒僩去年做了白内障手术,但手术没有成功,眼前总是重影,但他没有放弃写作。 去年8月,在烈日下,92岁的他拄着拐杖去敦煌调查资料构想论文。
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石窟的加固。 基于对奋斗对象的理解认知,只有看到其价值,才能愿意付出。 孙僩说,在千秋璀璨的敦煌艺术面前,自己很渺小。
莫高窟是孙儒僩一生的挂念。 他的妻子、毕生致力于敦煌壁画临摹的艺术家李其琼去世后,孙儒僩写下了以下话:当时万里之苦被追求,即将前往沙洲。 在崎岖的泉水里做梦,在悬崖的千窟里游泳。 事未就、鬓已秋、伴西游… …
标题:【快讯】93岁敦煌石窟保护专家孙儒僩:一生危崖千窟游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3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