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9字,读完约2分钟

破败的中山码头石墙站在舞台上,将记忆拉回了1937年的南京。 4月24日晚,以南京大屠杀为舞台的大型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在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登场。 歌手薛皓垠化身为被称为中国辛德勒的约翰·。 拉贝与徐晓英、田浩江等歌手一起演绎了南京大屠杀中的国际友人拯救中国平民的真实故事。

【快讯】歌剧《拉贝日记》给悲怆增添一抹温情

对中国人来说,南京大屠杀是惨痛的记忆。 1937年,南京因日军的疯狂轰炸而成为人间地狱。 故事在悲伤的气氛中开始,拉开帷幕,由大家熟知的巴赫小提琴曲薛皓垠饰演的德国商人约翰·; 拉贝上台了。 在狂暴轰炸的日子里,只有音乐能给我安慰。 看到满目疮痍的南京城,拉贝哀叹南京市民的下一个遭遇。

【快讯】歌剧《拉贝日记》给悲怆增添一抹温情

尖锐的管乐响起,预示着飞机大轰炸的到来。 面对日军的暴行,拉贝和金陵女文理学院院长米妮·魏特琳、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和其他20多位西方朋友,对平民展开了人道主义援助。 拉贝让相当数量的南京市民在绿色地带定居,继续与日军周而复始。

【快讯】歌剧《拉贝日记》给悲怆增添一抹温情

故事虽然凄惨,但作曲家唐建平创作的音乐并不是一味地煽动,而是在沉重中蕴藏着温柔。 魏特琳有一只相当动人的咏叹调。 特别是她拒绝撤出南京的时候,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音乐风格中蕴含着一点光明的气息。 唐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他在创作中有意为之。 歌剧舞台不像电影作品那样写实,不制造杀戮的情节,必须表现出同样的震撼力。 唐建平说他的创作有难点,但他相信歌剧可以通过音乐,让观众在血腥残酷的日子里感受到对光明的向往,更恨黑暗。 所以从歌剧一开始就用了巴赫的音乐。 主人公拉贝和巴赫同为德国人,巴赫的音乐也凝聚了人类对生死的思考,表达了人类对爱的崇敬。

【快讯】歌剧《拉贝日记》给悲怆增添一抹温情

《标签日记》是年初公演,目前在大剧院上演的巡演版是作曲、编剧、导演、舞美设计等多方面新制作的最新版。 该剧将于7月在德国柏林国立歌剧团、汉堡易北河爱乐大厅等地巡回演出。

郭成:郭成

标题:【快讯】歌剧《拉贝日记》给悲怆增添一抹温情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1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