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1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1日电题:蒙古族服饰的非遗功夫: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
中新网记者张琒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族服装,应该妥善生活化,吸引高质量的设计师、职业生涯、制作者,共同把民族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11日,刚从北京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蒙元素企业品牌创始人、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副主席娜仁花接受记者采访。
近日,春夏系列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举行,蒙古族服装服饰首次亮相国际时装周舞台,讲述了蒙古族服装传承的故事。
蒙古族服装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服装中最具代表性的服装之一,在元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成为奢华、气势磅礴、华贵而备受研究的服装。 随着社会的变迁,蒙古族服装类型不断丰富,形成了各部落服装的不同特色,并延续至今。 2008年,蒙古族服装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加时装周的蒙古族服饰非遗传承人,阿拉善盟的玉荣带着阿拉善·卡尔卡从前就把蒙古族服饰带到了国际泰台,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和世代传承的精神和信仰。
这就是蒙古族服饰和世界的对话吧。 53岁的玉荣和祖母一起学习蒙古族服饰制作。 追溯道路,她有着这种独创性的理解:工匠的独创性,就是在继承老一辈传下来的技术的基础上,在快速发展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发掘。
玉荣说:“进入国际时装周,不仅可以展现蒙古族的服装文化,还可以将蒙古族的服装作为文化符号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娜仁花从事蒙古族自古流传的服饰结构研究已经18年了,在此期间,她访问了许多蒙古族部落,并告诉记者,她遇到了许多默默继承以前传承下来的文化的老年人。
他们不求回报,不计得失,想继承蒙古族文化。 娜花说:所谓工匠精神,就这样一生只做一次吧。
蒙古族服装的细节和技术背后,有其文化内涵,千百年来,我们迅速发展了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一代,但不能只保留在博物馆里。 娜仁花是这么说的。
只有将这些珍贵的无形文化应用于生活中,才能更好地保存、传承、快速发展它们,用新的表现方法向世界展现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 娜花说。 (完)
李志
标题:【快讯】蒙古族服饰的非遗“匠心”:将民族文化呈现给世界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18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