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1字,读完约3分钟

□江剑鸣(平武)

人的一生,必定有住处,或者在山洞里,或者在树丫上。 印度怎么样? 我不知道,但在现代中国,很多人总是和寺庙有关。 像我一样,搬了五六次家,和四五个寺庙有关。

3从3岁到16岁,我在观岭南麓的砂轮河畔的观音寺这一废弃寺庙度过,和我在一起的是敬老院的一群古希腊老人。 在由十几户人家组成的四合院里,夏天,我在宽敞的楼梯边乘凉,听他们聊天。 冬天,在院子外面的南墙下,我看到他们晒棉袄,捉虱子。 晚上,我们一起听砂轮河的风声,下雨天,我们一起看屋顶上的水帘。 可惜后来敬老院的曲终人散了,只有十几间房子,空荡荡的和我在一起,东边迎来了日出,西边送走了暮云。

【快讯】家在心安之处

虽然说是 寺,但没有泥雕奇怪形状的菩萨,地名只是观音寺。 因为我们住的几年前寺庙被改造了。 泥木雕刻被弄得粉碎。 据说几个菩萨是铜铸的,被举起铜锭支援战场。 一个时代对于另一个时代的结束,必然会做出一些正邪的行为,即使太正确也可以理解。 那时,十里八村的善男信女,改变信仰,相信政府,谁也不敢制造封建迷信。 严格来说,已经不是寺庙了。 曾经建造寺庙的四合院是我生命中重要的驿站。

【快讯】家在心安之处

18岁的秋天,住在涪江上游的一个小镇报恩寺。 它是近600年的古老寺庙,现在很有名,是4a景区,是国家级要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住院的时候,泥雕木雕被破坏了一点,但整体上是寺庙,里面的菩萨被定位为国家级文物,受到了保护。 没有晨钟,没有僧侣的木鱼,没有诵经的声音,没有飘忽不定的线香之火。 任何雕塑,大部分的面孔都是慈祥的,微笑着看着人在红尘中穿梭。 有几个龅牙的护法天王,但我给人的印象很滑稽,不恐怖。 我们有80多名学生在万佛阁楼下上课。 包括上晚自习在内,旁边的十座大雕像陪伴着我们,度过寒冷的冬天。 我们上了自习课,回北方的平房睡觉了。 可怜的雕塑们,还站在寒冷的房间里消磨时间。

【快讯】家在心安之处

之后,我们离开了报恩寺,哪个雕塑还站在那里,直到现在。 我在报恩寺前面的一个单位谋生活,每天走在寺庙前面,走了40多年。 报恩寺是我人生中的另一个重要车站。

前几天,女儿在小城的汇口新村买了房子,怎么买庙对面的房子? 对岸有一座名叫宝塔寺的庙,后来改名为天宁寺,成为不到40年的新寺。 前年,我把绵阳市惠盛区的住宅换成了城郊的圣水明珠区。 原区治安官,为什么去庙子前面? 两件事,我笑了。 其实,这两所房子都不能和寺庙正对。 还倾斜了几百米。 即使对了,又怎么样呢,正好无缘呢! 文殊院和宝光寺前面不是住着那么多人吗? 庙子前边这个定义极不准确:前边,到多远? 如果不决定距离,所有的房子都可能在庙前! 宗教劝人行善,其教义具有一定的社会正能量,符合国情和政策。 为什么要避免呢?

【快讯】家在心安之处

搬到圣水明珠区后,我经常带不满两岁的孙女去寺庙前的小广场玩,或者爬上高高的天桥去望远。 偶尔火车从天桥下经过,孩子在桥上兴奋地欢呼挥手跳舞。 一到夏天,我们就去广场上的大榕树下乘凉。 孩子觉得广场上的池塘和水路里的小鱼很感兴趣,舍不得离开。 太阳给池塘染上金色,人影一会儿就过去,小鱼一会儿就过去。

【快讯】家在心安之处

现代人不再固守一村安土再迁的观念。 先辈们从黄河流域迁移到珠江流域,从福建沿海迁移到川西水库,每个人都住在庙前的庙后,可能和寺院有关。 现在人们重视精神生活,社会多元化,生活多元化,不仅信仰一个,精神追求也多种多样。 真心向善,哪里都行。

标题:【快讯】家在心安之处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1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