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33字,读完约7分钟
山西忻州一古桥修复后的面貌完全不受关注
文物的修复不能改变文物的现状
近来,古代石桥经过修复后面目全非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备受瞩目。 这座古桥被称为铁梁桥,位于山西忻州,可以追溯到年代或金元时代。 这座石桥修复后,除了桥拱以外,其余的部分几乎都重新修复了,桥上的柱子、石刻等也部分丢失了。
4月22日,山西省文物局在网站发布会上指出,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文物保护理念不足,监管不到位,要求忻州方面尽快实施整改。
铁梁桥的遭遇再次将文物修复这个话题带入了大众的视野。 文物到底要怎么修复,才能造成二次破坏? 最近,《法制日报》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古桥失去了历史风貌破坏性的修复引起了争论
铁梁桥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庄磨镇连寺沟村,2007年6月被列入忻州市第一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桥体承担着现代化交通功能,近年来,当地对桥体的重要部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大小维护。 年,忻州市文物局、忻州区政府将铁梁桥维修工作提上日程,先后组织铁梁桥维修方案的编制、论证、申报及工程技术招标,于年10月初启动铁梁桥维修,11月底主体维修工程基本完成。
但是,铁梁桥修复前后的对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许多文物爱好者认为桥梁修复后的面貌没有失去历史意义。
4月21日,忻州市文物局表示,当地成立了调查组,以铁梁桥修复工作为中心进行了全面调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古建筑修复专家祁嘉华教授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古建筑最重要的是其风貌及其承载的历史新闻。 这次修复破坏了古桥原有的历史风貌,实际上导致了古建筑的贬值。 从新桥的照片来看,它没有使用以前的材料。 那么,以前的材料去了哪里? 如果这些材料失踪,也有可能构成文物犯罪。
近年来,文物修复后遭到破坏并不新鲜。 年,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绥中小河口长城为1、2公里的城墙和地面,在修复过程中直接铺在水泥硬化路面上。 杭州秋水山庄这座民国古建筑,其漆色斑驳的门楼和外墙被涂上了黄色的油漆。 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莲寺彩塑重新粉刷金漆,焕然一新,佛像头上系着前所未有的丝带。
虽然很多史迹不能使用了,但它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新闻,具有唯一性。 祁嘉华认为,利用历史遗迹开展旅游虽然本意不错,但在当地并未从事文物保护工作。 用现代技术评价古人是很粗糙的方法,有新材料、新技术,但没有历史的沧桑感和魅力。 兵马俑、大雁塔、悬空寺等古老而反复修缮,但吸引力并未减少,最重要的原因是保存了原有的文化基因。
文物必须像旧的破坏原真性一样修理
在实践中,文物修复应该以什么标准进行? 怎样才能在美感和实用性之间取得平衡?
根据文物保护法,维修、保养、移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基本遵守文物的现状。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规定,修复应当保护现有实物的现状和历史新闻,必须以现有的、有价值的实物为首要依据。 独特的以前传入的技术必须保存,所有的新材料、新技术都必须经过前期的试验和研究。 准确把握审美标准,追求完善、华丽改变文物原状刻不容缓。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旅游研究所所长周荣指出,在以往的实践中,国际国内对文物的修复有新旧两种不同的构想。 一是目前国内常见的构思,是按照文物的原状进行修复,修复材料、技法等应与文物的原状相同。 这样修复的文物浑然一体,通常看不到修复的痕迹。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既然修复了,就应该区别原来的和新修复的。 这是新旧做法不同,在不影响美观的基础上,将故意修复的部分在颜色上稍加区别来解决。
无论哪种修复理念,原真性都应该是文物修复的主要大体。 文物修复必须符合文物的时代及其原本,必须与原有的文化风貌一致,不得随意编辑。 在修复过程中,必须在维持原真性的基础上平衡美感和实用性,不能因为文物与现在的审美不一致而破坏原真性。 周荣说。
祁嘉华认为,文物修复在形式上多次是古老的,即必须保持历史原真性,体现那个时代的技术水平。 文案中多次提到文化基因,也就是多次提到那个时代的审美,时代风貌,比如唐代喜欢丰满,宋代喜欢秀气,瘦弱。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请专家建议文物的时代风貌是什么,相应的技术是怎么样的。
在采访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瑞表示:修复文物的标准一直发展很快,中国历来喜欢思想脱胎换骨,目前西方公认的大致是&lsquo。 照旧修理。 修复是一个不断探讨的过程,这是一个学术问题,在科学上应该慎重。 个人觉得,如果能和当地的生态以前传下来,符合当地的审美就好了。
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文物的破坏性修复在很多地方发生。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根据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格证书: (一)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擅自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挖掘、发掘等工作的(二)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的,其工程设计方案未经文物行政部门同意,由城乡建设计划部门批准; (三)擅自移动、拆迁不可移动文物的。 (四)擅自修缮不可移动文物,明显改变文物原状的。 (五)擅自在原址重建所有被破坏的不可移动文物,造成文物破坏(六)施工单位未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格证书,擅自从事文物的维修、移动、重建。
在 采访中,周荣认为,各级文物根据其等级,由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进行保护、修复批准。 根据以往的一点例子,铁梁桥的情况应该开始相应的行政审查程序。 首先,必须检查该修复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对不符合要求的文物管理部门和负责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说明责任。
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反复需要文物主管部门主导、文物专家和科研机构参与的机制。 除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外,文物专家也应当积极参与文物修复方案的提出和实施过程。 并应当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不符合文物保护要求,擅自破坏文物的所谓保护方案和方法,作出决定的决策人、部门和审查专家,进行责任追究。 周荣说。
祁嘉华认为,铁梁桥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按照现有规定,在古桥修复前事先报批,并提出遗址修复方案。 现在的方案是谁提出的,是怎么通过的,必须调查。 另外,地方政府要利用当地资源办小事件的时候,应该进行专业的操作,而不仅仅是热情,更不能拍脑袋实施。 政府必须借用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发挥专家的力量,这样不能提高工作效率。
周荣建议,在文物保护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可能存在资金缺口,国家应设立相应的基金或专用资金,加大地方文物保护支持力度,弥补资金缺口。 (记者韩丹东实习生尹玉双)
谭鹏
标题:【快讯】文物修复不能改变文物原状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ly/9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