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2字,读完约3分钟

高黎贡山下,龙川河畔。 从云南的腾冲市区出发,随着淅沥沥的小雨,绕过几座山弯,高10米的竹制毛笔出现在视野中的五合乡帕连村。

我不知道其他省份的情况,但是这些‘ 毛笔绝对是全云南最大的! 闭上村口,同行的五合乡党委副书记(引退)张占菊热情地解释道。 这其实是电线杆,通过绘画加工变成了&lsquo。 大毛笔。

记者发现,类似的艺术装置四散在这个游客口中诗意的泰国寨:用创造性字体写的诗句彩灯、村子里孩子画的巨大壁画、用废弃砖头做的墙面装饰… … 出乎意料的是,直到去年,帕连一直是个安静的边疆村寨。

五合乡党委立足于资源禀赋,以建设美丽村庄为抓手,快速发展生态服务业,使绿色、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成为彰显五合美的形象的发展着力点。 年,五合乡在云南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帕连,选择用嫁接艺术的方法推进乡村旅游,激活经济快速发展。 在艺术的洗礼下,帕连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网上红牌地,陶醉了无数游客。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能用艺术改变乡村,很有成就感

沿着火山石屋的村道走,白墙、青砖、黛瓦鱼鳞次栉比,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鳞次栉比,汉文化符号在这个纯净的傣族村里随处可见,这就是帕联最大的优势。

张占菊告诉记者,帕联现有住户119户,全部为傣族。 但是,根据郝人杨文选所写的《杨思孝老祖公定居帕拉连寨时间考》的文章,帕连人的祖先是汉族,明代万年间在龙江刀土司家读书工作,土司赠与庄田,娶傣族雷氏为妻,然后帕连 在400多年的民族繁衍中,巴伦形成了独特的汉泰文化。 年,帕连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以前传入的村落名单。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这里距离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只有6公里,距离上行市区也只有30公里,但是以前旅游的快速发展并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 年6月,张占菊被选中去五合乡主要抓乡村旅游。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她发现帕连的区位、民俗特征明显,但缺少打响旅行名号的重要名片。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最适合巴伦的观光名片从哪里来的? 张占菊带领乡村二级干部四处张望,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案。 很快,在暴涨的德宏州梁河县举办的涂鸦艺术节就吸引了张占菊的观察。

在画家信王军的心中,云南的村寨是神圣艺术的净土,但只是缺乏艺术教育,很少有人浏览和谈论文艺。 为此,连续两年来到梁河县开展涂鸦艺术节活动,邀请数百名涂鸦画家进行创作,开展公益教育。 在艺术赋能下,单调的胡同开始五彩缤纷,吸引着游客纷纷参观。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既然先有成功的例子,那么其巴林也将‘ 要移植这个模式吗? 经党委同意后,张占菊向帕联文化站站长陈以晓联系信王军,多次向他发出帕联考察邀请。

终于,去年8月底,信王军一行4人来到了帕伦。 在村子外面转了两天后,他们发现帕连虽然有独特的傣族文化,却是一个没有亮点的乡村。 如果能通过艺术让古老的山村充满新的活力,就会有成就感。 王军说,离开帕伦回家没几天,他就设计了改造方案。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改造以前流传下来的泰国寨,需要有感情的艺术家主导,信王军的方案很好地融合了现代风格和泰国家族以前流传下来的东西。 张占菊等人对信王军的设计方案非常满意。 在党委、政府的协调下,200多万元改造资金迅速到位,3个月后,信王军带队上传帕连。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虽然没有从村口向西走几步,但是黄土砖墙上嵌着古老的黑白电视,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你们美术馆的几个大字,这里是帕连村艺术改造的出发点。

原来,在前期的考察中,信王军知道帕连村民其实不缺乏接触艺术的机会,每年都有很多艺术爱好者来村子写生。 为了让巴黎真正成为艺术之乡,让艺术爱好者及其作品能找到踏足村子的地方,信王军决定和村民一起建设美术馆,也就是你们的美术馆。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美术馆不是我们的,也不是他们的,而是你们的,看起来更亲切。 如信王军所愿,在与艺术家们朝夕相处中,村民渐渐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傍晚,在未完成的美术馆里,砌墙的工人、耕田的农民、年幼的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开始学习画画。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不要小看这些新人画家。 他们最开始在你们的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 不,在8月末的帕伦,一个人培养老师的画展正在这里上演。 这个体育老师不是有名的画家,而是帕连村的村民杨正斌。

因为家里的空房很多,信王军队进驻帕连后,一直住在杨正斌家。 触及耳朵,这位五合民族中学的体育老师也渐渐迷上了画笔。 从玉石画到青瓦,从田园山水画到傣族民俗,短短三个月,杨正斌创作了29幅作品。

大家告诉了我想画什么。 还教了我具体的构图方法。 我喜欢鱼,艺术家们用捕鱼工具给我起了艺名。 对于这个新身份,杨正斌很满意。

现在,帕连村这个从以前就传到泰国村的有名度越来越高。 今年五一节期间,帕连村一天游客人数突破3000人,到晚上10点,游客来看灯光成功画画。 张占菊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地利用艺术迅速发展巴伦,信王军最近把村子里的壁画做成书包和服装,开始在网上销售。 这些纪念品的销售所得最终将归还巴黎。 毕竟,精彩的生活比努力赚钱更重要。 王军笑着说。

看到这些宝贝还是很有用的,我很高兴

对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村寨进行艺术改造,村民们会有什么反应?

听说在 村里旅行会迅速发展,大家都很高兴! 说到美术馆的建设,开工的第一天,全村上下的老孩子们自发地拿着工具来到现场,一起帮助清扫整理,有了干劲。 张占菊说,看,这里是文举奇石馆,这就是我们村民自愿捐款建造的。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帕连村背靠云盘斜坡而建,村子地形起伏大,胡同设计多而复杂。 跟着张占菊的脚步,坐迷宫般的帕连走了几个胡同的拐角,第一眼看到,文举奇石馆就到了。 这也是捐助者杨文举老人的家。

一进入馆内,四周的墙壁尽是陈列柜,陈列着上千块奇石,并不壮观。 在你面前把这个叫做&lsquo。 爱情之石,那边是‘ 东渡,在其旁边‘ 美人鱼与健康研究所; … 杨文举热情地介绍着馆内的藏品,但声音很朴素,有些人听不出老年人已经89岁了。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经过云南民族学院副院长、腾冲文教局文化科科长的工作经历,杨文举十分在意傣族文化传承的迅速发展。 因此,1992年退休后,他没有选择留在城市度过晚年,而是举家搬到了帕伦。

自费建设读书室,举办中文培训班,请专家教授栽培技术… … 回家的这28年里,杨文举基本上一天都没空,脑子里想的都是村子里的大事。

偶然的机会,杨文举发现帕连的石头资源丰富,优势非凡,灵性奇石数不胜数。 遇见漂亮的石头,我背上也背着它回家。 这都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贝哦! 这几年,收集奇石成为老人唯一的爱好,有时间他就能享受自己的收藏。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去年年底,帕连村启动艺术改变乡村计划后,杨文举又动了捐赠奇石馆的心。

放心,我知道项目资金不多,我不收你们的钱,把奇石馆建在我家,可以省去你们往返的麻烦。 至今,张占菊还记得第一次拜访杨文举时老人说的这句话。

实际上,当时杨文举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人们担心喧闹的工程会影响老年人的休息。 你们可以,但别介意我,看到这些宝贝还有点用,我很高兴! 杨文举的表现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今年年初,在共同努力下,文举奇石馆正式开业迎客,半年内接待了上万人。

由于帕联旅游业刚刚起步,景区建设工作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民活动空间压缩等诸多困难。 为此,五合乡党委在帕联成立了村民小组,从支部到小组,自己到家,形成了人的管理新格局。

得知帕联村民小组成立后,杨文举非常支持,他自愿报名,担任村规民约义务推广员、附近纠纷解决员等多项职务。 不仅如此,他还说服了两个孩子加入村民小组,一起为帕伦服务。 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我都很高兴! 杨文举说。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在家前面开店,比住在城市更开心

换上艺术服装,吃着旅行饭,帕连村傣族的日子真的富裕了吗?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你们的美术馆,来到了阿改小吃店前面。 摊子池火旁坐着一群休息的客人,穿着泰国服装的阿改一边切水果,一边热情地招呼客人。

很抱歉,招待得不好。 先尝尝我做的肉干吧。 这是第一次。 可能不太成功。 刚送来客人,阿改就把刚切开的牛肉干递给了记者,眼睛里充满了歉意。 对这位30岁的泰国姑娘来说,能在家门口过着如此充实忙碌的日子,不是她曾经想过的。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阿改,名字叫杨秀改,出生长大的爸爸邻居。 因为家庭贫困,中学毕业后,阿改去县城打工,结婚后为了照顾两个孩子,阿改没有出门,留在家里务农。 但是,就算一年算下来,也没多少收入,生活困难,那时连买60元的衣服都要考虑好几个月。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看到游客很多,为了增收村民,帕连村民小组在村子各处设立了多个公共摊位,只需象征性地支付一些费用,村民就可以在这里经营餐饮生意,阿改小吃店就是其中之一。

利用自学的技术,阿改将自己种植的菠萝、芒果调配成有特色的饮料,制成松软的大米、猪皮、酥脆等泰国口味的美食,可供游客选择。 光是经营摊位,阿改一个月就有2000元以上的收入。 能在家门前开店,照顾老人、孩子,接受艺术教育,这比住在城市要开心! 阿改笑着说。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阿改告诉记者,为了艺术改造,村里1/3的年轻人都回来了。 目前,只有419人居住的帕连村光农家乐开了4家,小吃店也有20多家,不用出门村民就可以开始做生意。

曾经,在64岁的帕连村民白兴秀心中,老年人为了补贴家庭,不得不带着自己种的石榴在马路旁卖,路不说远,在路边蹲一天,最多也就挣几十块钱。

帕连作为傣族村寨,必须发扬民族特色这块招牌。 张占菊明白,要真正迅速发展乡村旅游,泰国家族必须挖掘以前流传下来的民俗的价值。

锦织技艺是傣族自古以来流传的手工艺之一。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一锅一线生产的织锦逐渐被机械化纺织产品取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失传危险。 如果面包能织锦,泰国家族就能继承以前流传下来的东西,二来就能增加旅行的卖点。 张占菊不由得想。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但是,整个帕伦已经50多年没有锦绣了。 为了重新开始锦织技艺,一开始,白兴秀并不常见。 说实话,我们这种玩过锦缎的老姐妹,年龄很大,具体细节忘了。

既然在当地找不到&lsquo大师,那就去更远的地方看看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11月,帕连村与龙陵县的泰寨取得了联系。 村民们分小组来到龙陵,进行了现场参观,最终成功地将锦织技艺传给了帕连。

白兴秀家有专门展示锦缎的房间。 这样的锦缎通常可以卖300元一米,另一种质量有点差,但也可以卖200元。 她告诉记者,听说村子里又开始织锦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生意也做得很好。 现在我不需要再路边卖水果了,来旅游的客人直接把钱‘ 送到我家门口,真的很感谢政府对我们泰国家的支援!

【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包括你们的美术馆、文举奇石馆在内,现在的帕连已经形成了五馆联动的特色景点。 下一步要考虑乡村旅游与扩大集体经济相结合,支持村民增收。 张占菊说。

在泰语中,帕伦的意思是红岩下的寨子。 现在,艺术之乡发出的幸福之光已经照亮了整个红岩,给傣族带来了希望! (记者刘乐艺)

谭鹏

标题:【快讯】云南“诗意傣寨”帕连:向艺术乡村的华丽转身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ly/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