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9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南宁11月10日电题:桂西山村换记

新华社记者徐海涛

初冬季节,进入位于桂西大石山区的广西凌云县下甲镇彩架村大屯,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幅适合生态居住的画卷:小河穿过村庄,道路两侧高楼林立,草木葱郁,微微民房庭院前的盆景盛开,视野遥远。

在河岸,57岁的彩架村村民罗永然在打扫步道,作为穷人家的他被雇佣为村里的清洁工,每月领取公益性岗位的工资。 说说村子里的变化,罗永然以前村子里很破旧,很多民居楼上有人住,楼下养猪,环境很差,而且泥路到处都是,现在干净多了。

【快讯】桂西山村“换装”记

凌云县是广西深贫困县之一,国内山地面积超过90%,过去许多山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短板突出,快速发展相对落后。 在人均平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彩架村,多个群众守卫着山间为数不多的土地种植粮食,增收途径有限。

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元左右,现在翻了好几倍。 彩架村党支部书记劳伦说,近年来,当地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发展种桑养蚕、特色养殖等产业,政府参与了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建设,但目前彩架村顺利摘下了脱贫的帽子,村容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快讯】桂西山村“换装”记

记者沿硬化胡同访问村屯时,看到许多民居进行风貌改造,房前屋后安装太阳灯,安装新的排水、污染系统。 罗永然家,改造后的新房子里增加了很多电器。 现在山的变化也很大,光是在几个坡地种桑树、种桑养蚕,我年收入就有2万人以上。 罗永说。

【快讯】桂西山村“换装”记

在凌云,像彩棚村那样盛装打扮的山村并不少见。 甲镇平怀村四面环山,山多,乡村建设、产业快速发展困难。 村里一半的土和一半的石头,栽培的玉米等农作物难以规模,在干燥的季节,望天吃饭。 平村党总书记郁再俭说,由于贫困,村民大量外出务工,许多农田荒废。

【快讯】桂西山村“换装”记

作为返乡能人,结合郁再俭在外组建的经验和当地的地理条件,决定将桑蚕产业作为村子的主要产业。 由于当地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对于植桑养蚕的新情况,村民们起初普遍感到担忧,但最初动员时,全村400多人都想参加。

【快讯】桂西山村“换装”记

为了改变山村的贫相,郁再俭率先承包了下村1000多亩土地,一边植桑一边学习养蚕技术。 经过几年的努力,桑蚕产业有了起色。 郁俭的成功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目前平怀村有300多户村民参与桑养蚕,全村桑园面积超过8000亩。

【快讯】桂西山村“换装”记

记者访问平怀村时,一片桑林在山区身穿绿色衣服,许多村民投身于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建设,有些村屯被改造后就像公园一样。 目前,村里成立了4个合作社,结合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创建&lsquo。 桑叶养蚕桑葚采集桑果制酒桑枝育菌蚕茧制丝桑园造景打造了整个产业链。 郁俭说。

【快讯】桂西山村“换装”记

山村的快速发展必须慎重&lsquo生态经,我们通过村庄的措施,将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之一。 凌县委书记伍奕蓉表示,目前,当地正在推进覆盖3个乡镇的泗水色彩斑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涉及11个行政村,其中6个是贫困村,随着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未来越来越多的山村将成为美

【快讯】桂西山村“换装”记

谭鹏

标题:【快讯】桂西山村“换装”记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ly/8590.html